美国对印度加征的50%关税已经生效,特朗普还试图让欧洲加征双倍关税,以极限施压逼迫印度和俄罗斯“分手”。9月9日,英国《金融时报》和路透社披露峪科配资,特朗普在华盛顿的高级会议上要求欧盟对印度和中国加征100%关税,以施压俄罗斯结束俄乌冲突。这一消息得到多名欧美官方人员的确认。
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公开表示,“两个月内,印度就会来道歉。”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表示,正在与印度谈判,并计划几周内与莫迪见面。
峪科配资
印度要做一个大国,这种战略思维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这片土地曾被外来者多次入侵。公元前四世纪,协助旃陀罗笈多一世抵抗亚历山大入侵的古代印度政治家考底利耶在其著作《政事论》中写道,世界遵循“鱼的法则”,国王生存的唯一途径是成为一个拥有无上权势的征服者。只有规模和权势庞大且国内稳定的帝国才能遏制外来入侵者。
1944年,在印度独立之前,尼赫鲁提出印度必须成为“有声有色的世界大国”。印度独立后,尼赫鲁明确提出要把印度建设成一个强大、统一、受国际社会尊重并发挥重要作用的世界级大国。冷战期间,印度倡导独立自主的“不结盟”政策,争取一切能够获得的援助。苏联的拉拢和美国的援助,印度全都要,这样才能保持中立。
冷战结束后,印度面临经济危机,被迫进行改革。印度融入美国主导的新自由资本主义秩序,美印关系取得突破性进展,美国开始将印度称作“新兴大国”,同时试图使其成为打压中国的工具。尽管印度的改革推进缓慢峪科配资,但仍推动了经济快速发展。印度也没有与俄罗斯分离,双方在能源、工业和军备等方面持续加深合作。
2014年莫迪上台后,提出印度的战略目标要从“平衡型大国”转变为“全球领导型大国”,以经济发展为中心,推进“国内改革和对外开放”。莫迪延续了印度一贯的务实主义原则,根据不同的国际形势采取灵活的外交政策,最大限度为印度获取利益。印度主动寻求成为美国“印太新秩序”的重要支柱,与中国、俄罗斯和日本等国家展开多元接触,承接了不少产业转移,吸引了大量外部投资,利用大国博弈获得了不小的利益。
即使新冠疫情和俄乌冲突爆发,印度依然保持中立,始终从俄罗斯与美西方两边获利。一边与拜登合作,接受苹果、英特尔等公司的投资和产业转移,成为“友岸外包”取代中国的供应链替代国,一边大肆购买俄罗斯能源,自用之外还出售赚钱。
但随着特朗普第二次就职,全球化入冬,国际形势发生巨大改变。2025年8月,特朗普以印度“直接或间接方式进口俄罗斯石油”为由,对印度加征关税总额达到50%!特朗普让莫迪必须在俄罗斯能源和美国市场中做出选择。这违背了印度的意志。印度要成为大国,就不能被任何人左右,包括特朗普。随着国际局势向多极化演进,印度未来发展的道路也越来越清晰。
金砖国家的全球贸易和原油生产与出口量均已占全球的约40%,这不仅是经济发展故事,也是国际秩序结构变革的基础。在俄罗斯和其他南方国家的支持下,印度有底气与美国博弈。8月26日,德国媒体透露,莫迪至少四次拒接特朗普的电话。8月30日,莫迪前往中国天津参加上合峰会,签署《天津宣言》。
印度正通过与美国的博弈完成一次“成人礼”。如果印度低头,将失去独立地位。顶住美国的极限施压,莫迪坚持战略自主峪科配资,为印度争取最大化利益,才能继续获得民族主义力量的支持。印度坚持战略自主,才会刷新国际社会对印度的判断,其他国家才会承认印度是一个独立的大国,与其展开进一步合作。只要想当大国,莫迪就不会屈服。只有不屈服,印度才能成为大国。
金港赢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